一是做活“加法”,促进农民丰产增收。参照各村实际,推进农业结构调整,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重点实施了黑木耳、姬松茸、彩椒、草莓大棚等种植基地和养猪、蛋鸡等养殖基地的建设。截止目前,共有种粮大户34家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家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、注册商标6个,累计认定“绿化食品”8个,“无公害农产品”18个。有专业合作社127家,其中省级合作社2家,市级合作社2家。有家庭农场36家,其中市级示范农场3家。
二是做实“减法”,真正为农民减负。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,严格实行村财公开制度,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,切实拉起农民的“保护网”。今年以来,将持续落实小麦直补款、农机补偿款,贫困、残疾人员低保救济等工作。
三是做大“乘法”,让科技兴农效应不断放大。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、播放远程教育平台、发放农技宣传单等形式,切实提高广大农民自身素质。今年以来,共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3次,培训人员800余人,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。
四是做精“除法”,妥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。积极与辖区内企业对接,安排农民工入企培训实践,人社部门做好用工信息的收集、整理、筛选、审批、公示等工作,大力支持并鼓励有志之士自主创业,通过外输内流,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。今年以来,共组织返乡农民工、待业青年和下岗职工培训2次,培训人员200余人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