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口经济开发区牢牢把握“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、双招双引主阵地、产城融合示范区、油地结合大平台”的目标定位,深入实施“1818”工程,全面启动“二次创业”,以“工作落实年”为契机,抓重点、破难点、出亮点,全力以赴抓好经济运行、招商引资、安全环保、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,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。
抓体制改革,创新工作方式。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,推行“管委会+公司+基金+专业团队”的一体化运营模式。优化行政管理。实施大部门制、扁平化管理,构建“大人力资源”“大经济运行”“大社会管理”“大财政金融”“大开发建设”“大执法”等体制格局,实现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,一个法定机构对应服务一类市场主体,着力解决职能交叉、条块分割和多头管理问题。推进“区街”融合发展,将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全部纳入开发区统一管理,管委会主要承担该区域经济发展、双招双引、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发展事务,街道负责做好项目建设所涉及的清障拆迁、土地征用等民生社会事务工作。推行“公司化”运营模式。实行政府主导、企业参与、市场化运作模式,管委会负责规划审批、政策支持和行政服务等,公司负责投融资、开发建设等。优化提升现有招商体制。吸引优秀人才充实专业招商队伍,打造高效务实的专业招商机构,拓展招商渠道。
抓规划引领,明确发展方向。乘建设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之势,借东营港龙头带动之力,依托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,围绕辐射服务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的定位,按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、智慧油服产业园、节能环保产业园、科技创新产业园、新材料产业园、产城融合示范园的“一区六园”思路布局产业,构建集科研、安全、环保、人才、教育、知识产权等于一体的技术发展平台,着力打造全市高端石油石化装备生产、服务基地。加快推动开发区与城区承接融合,积极探索产业发展和城区建设互促互进新路子,实现以产兴城、以城带产、产城融合。
抓项目建设,提高经济竞争力。大力攻坚项目,着力解决审批慢、闲置土地盘活难等瓶颈问题,确保新建项目早落地、快开工。区域规划及产业项目招引推进工作专班加强工作调度,对重点在建、落地推进及重点在谈项目列出责任领导、责任人和推进计划,实行专人盯靠,分工负责,从项目洽谈、签约、落地到开工、竣工、投产“一包到底”,确保项目引得进、落得下、建的快。以“工作落实年”为契机,全力抓执行、抓推进、抓落实,在项目落地、施工保障、协调配合上狠下功夫,掌控节点,挂图作战,明确职责、强化考核,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有力保障,确保项目早开工、早投产、早见效。
抓“双招双引”,促进提质增效。突出龙头带动。瞄准国企央企、外企、行业领军企业和国内外重点领域,深化与中车集团、兰石集团、海螺集团等央企国企合作,发挥龙头带动、产业辐射、技术示范作用。坚持产业引领。发挥企业主体招商作用,瞄准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、瞪羚企业、独角兽企业和行业隐形冠军企业,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建链、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拉长产业链条,实现全产业链发展。强化人才支撑。坚持产才互动、以用为本,瞄准“千人计划”“泰山学者”等高端人才,实施高层次人才招商,从单纯引才向“人、财、项目”打包引进的模式转变,形成“团队+技术+资本”的招商新模式,实现人才和项目的最佳组合。
抓环境打造,提升园区品质。优化发展环境。严格工程项目管理,推进6个在建工程时竣工,打造生态美丽的居住之城、工作之城、生活之城。采取重组、破产、有偿回购等方式分区块整体盘活闲置资产,为新建重大项目留足空间,实现腾笼换鸟。提升服务环境。组建专家顾问团,为企业送政策、送优惠、送服务,构建精准、高效的“专业化+店小二”服务模式,努力形成企业审批全过程、企业建设全方位、企业投产长期性服务的重商、亲商服务体系。维护金融环境。加快成立投资发展公司,设立规模为1000万元的产业发展引导资金,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。加强政银企及第三方平台公司交流合作,采取降息让利或增信担保、核销、破产重组等方式,有效推动重点企业风险化解。
抓安全环保,筑牢园区“生命线”。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。进一步发挥网格员作用,加大巡查频次,织密监管网络,以“两场所、两建筑”为重点,进行全面摸排,严查风险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,综合施策,确保问题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及时排除制止。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工作。结合安全教育培训,进一步强化企业落实主体责任,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。深入推进“双体系”建设,在评估基础上,持续改进完善建设理念、方法和手段,分类指导,重点加大对第三梯队企业推进力度。结合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,严抓隐患排查治理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。以中央、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重点,建立长效机制,深入实施水气土污染整治专项行动,突出抓好污水收集处理,大气污染物减排,危废规范化储存、处理等重点环保工作。依托智慧环保,整合现有资源,进一步提高监管智慧化水平。 (张学荣 胡磊)
|